没有账号?| 马上注册
镇江论坛> 城乡 > 正文
一猪之力 焕新县域——四川三台县生猪全产业链发展解析
996 0

rucgyh

2024/4/16 3:27:11

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、全国生猪全产业链典型县。2023年,三台县生猪出栏量达到118.8万头。今年初,三台县现代农业(生猪种业)产业园获得国家级认定,距离2021年该县确定的打造全国生猪种业高地的目标更近了。

园区内,国家区域畜禽(生猪)种业创新中心实验室建成。多年来,三台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、中国农业大学、四川省农业科学院、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及省内、县内多家龙头企业建立产学研平台,一系列科研成果和项目建设,为该县铸造生猪种业“芯片”注入强大活力。

目前,三台县已建成2个国家级核心育种场,20个千头以上的扩繁场,545个规模养殖场,形成年供种猪20万头、年供仔猪180万头、育肥猪120万头的能力。同时,该县在生猪饲料生产、智能化屠宰、产品加工以及生猪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均走在全省前列。

紧握种业“芯片”,打造种业强县

“我们这里是四川第一个面向生猪育种的超算集群,收集了全省优秀种公猪表形和基因数据。”生猪基因大数据评估实验室科研人员陈栋说,他是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唐国庆科研团队的成员,目前他们所做的工作,即快速、准确地捕捉品种好的猪种基因以共享给全省。

在国家区域畜禽(生猪)种业创新中心实验室里,除了去年建成的生猪基因大数据评估实验室外,还有2022年相继建成的生猪重大动物疫病检测与防控实验室、分子育种实验室。分子育种实验室由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朱砺团队负责,主要研究川猪遗传改良及新品培育等。

三台县在全国首创“1+7+N”联合育种新模式,该模式由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李学伟的团队牵头,四川省现代种业集团增资控股,聚集川内7大育种龙头开展联合育种,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的种业创新联合体。近几年来,全县共开展了36项县校院企产学研合作项目。

通过努力,三台县共产生了3大生猪育种科研成果:天府肉猪、天府黑猪和川藏黑猪。“3个新品种都是采用外种猪和本地猪融合,从而具备多重优点兼备且本土适应性强的特点,比如天府肉猪,就具备肉质好、产仔多、能繁性强、生长速度快等特点。”陈栋说。

川藏黑猪是将藏猪、眉山猪和外来的巴克夏猪三者融合,养殖8个月时间长到180斤左右出栏,肉质特别好,剖开有大理石纹样,每斤可卖到30元以上,已成为高端食材之一。目前,通过外来的杜洛克猪和四川雅南猪融合的“蜀芯”黑猪正在培育中。

三台县建成了1200头规模的区域性共享种公猪站,围绕“蜀芯”黑猪,即将建成2400头规模的地方黑猪核心育种场,该场除具备存栏2400头能繁母猪的饲养能力,同时还具备出栏2.3万头种猪、商品猪的生产能力。该县每年向20余个省市提供良种,县内良种覆盖率达98%以上。

全产业链布局,走共享发展之路

从提量、提质、提效方面施策,三台县通过进一步完善“育、繁、推”生产体系、深化“产、加、销”市场体系,促进生猪产业链向纵深发展、价值链向高端攀升、利益链向广域覆盖,推动传统养猪大县逐步向现代生猪强县华丽转身,百亿级富民产业集群全面形成。

在产业发展机制上,三台县力求突破。通过模式创新,走共享发展之路,让小农户与大产业形成利益联结,分享到“大蛋糕”。最成熟的“公司+农户”的代养模式,如铁骑力士、正邦、新希望等大型龙头企业共发展起代养户168户,年出栏生猪就高达40余万头。

通过企农一体建设无疫小区,这是三台县首创。龙头企业与养殖场周边一公里范围内农户共建养殖无疫小区,企业通过统一供苗、管理、技术指导、保底分红等,农户与企业共建种养、社会化服务等专业合作社,来从事具体的经营活动。

近年来,三台县通过整合资源和项目,搭建共享平台,为养殖户提供保姆式服务,也是一种模式。如通过“冯氏牧业”为农户提供信用担保、优质冻精、优质仔猪、养殖技术及投入品、生猪销售等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。目前已有700余户参与,年出栏将突破12万头。

此外,还有“支部堡垒、七统一分”的模式。即在散养密集区,由村党支部带头,大户和农户抱团,实行“统一担保、统一引种、统一监管、统一防疫、统一饲料、统一销售、统一打造品牌,分户经营并年终二次分红”。六营镇青龙村运用该模式,年出栏2.4万头。

三台县提出跑出“育产加销”加速度,目前已建成2个A级屠宰场,5个规上猪肉食品精深加工企业,还建成了生猪交易市场、优食谷体验中心,培育了“黑味美”“忆乡”“枫叶牧场”“梅林”等品牌。生猪全产业链数字化体系建设已启动,将推动全域数字化养殖。

重视粪污资源,走绿色发展之路

生猪养殖业做大做强了,粪污资源化利用不可或缺。三台县的办法是,通过“四个循环”来解决。即针对家庭养殖的微循环,针对中小规模养殖户的园场小循环,针对大型龙头养殖企业和大型种植基地的合作循环。前三种无法解决的,由县统一采取措施进行市场循环。

前三种好理解,就是就近实施种养循环。后一种循环,主要靠建设一些项目,让固体粪污通过统一收集实施进一步资源化利用。如“碧淼兴川”全省首家沼气发电并入国网项目,“活升元”10万吨有机肥厂项目。通过诸多措施,三台县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8%。

“活升元”项目建成于2021年,位于芦溪镇,是目前四川规模最大的有机肥生产企业,采用德国“纳米膜智能高温好氧堆肥发酵+有机肥深加工”工艺,主要产品包括生产有机肥(含有机育秧基质)、生物有机肥、有机无机复混肥3大系列,去年生产有机肥4万吨。

在芦溪镇全省最大的智能化育秧中心,全自动生产线正在加紧进行水稻育秧。流程包括浸种、药水处理、催芽、拼盘、铺底土、播种、盖种、淋水处理、暗化等工序。其中铺底土和盖种所采用的就是“活升元”生产的有机育秧基质。据了解,该中心每小时可育秧5000盘。

“是个什么概念呢?”育秧中心现场负责人何亚红说,他们一天可育10万盘,能供给5000亩稻田栽插,今年他们接到的订单是240万盘,可供给12万亩稻田栽插。“我们的设计能力可以达到600万盘,能满足30万亩稻田栽插,除了本县,还可辐射周边市县。”

至于工厂化育秧的好处,何亚红说:“拿三台县20万亩水稻来说,传统育秧需要2万亩秧母田,采用工厂化育秧,即使后期摆到田里也只需2000亩,可节约1.8万亩,完全可以多种一季粮食。”另外,工厂化集中育秧还可节约90%的水,节约50%以上的生产成本。
手机二维码 手机二维码
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